经常玩儿沁料的老铁们,有没有遇到过这种“扎心”状况:花大价钱请回来的“完美”料子,盘着盘着,居然起皮了?!挑的时候明明好好的,难不成是被商家“坑”了?
哎,这事儿还真别急着甩锅。其实这种情况在籽料圈里并不少见,老玩家们都习惯叫它——“返碱”。是不是听着就有点工业味儿?
啥是“返碱”?
这词儿原本说的是盐碱地表面冒出白色粉末的现象,类似情况也会出现在石材、墙面上。
后来大家发现,哎?和田玉籽料居然也会“冒白屑”“起皮子”!无奈之下,就借了这个词来自嘲一把。
展开剩余83%你可能会问:和田玉不是石头吗,怎么还会“返碱”?
这就得说到籽料的“内在组成”了。和田玉主要是透闪石和直闪石,但也含其它矿物。
在某些条件下——尤其是温湿度剧烈变化、或接触某些物质之后——硅酸盐类成分就容易析出到表面,形成那种粗糙、泛白的结构。
注意了:这种现象一旦出现,非常影响品相,甚至直接拉低玉料的价值!
那么,哪些籽料更容易“中招”?御府君给大家划个重点:
01 沁色料 & 重皮料
这类料最常见的问题就是:密度不足。正因为结构没那么紧密,致色离子才容易沁入,但也正因为如此,其他矿物质也更易在后期“反出来”,返碱的风险自然就高。
02 保养不当的料子
这又分两种:
1.环境不对:籽料天生亲水,太干燥或暴晒都会导致它“失水”,一失水,返碱就来了。
2.盘玩方式不对:有些朋友追求快速包浆,汗手猛盘,甚至拿玉蹭脸油…短期看似油润,实则埋下大雷!
汗液和油脂中的盐分,会加速硅酸盐析出,“作”出返碱就没后悔药吃了。
03 封蜡后又脱蜡的料
说到这儿,御府君真的要吐槽一下某些不良工艺:高温加压封蜡!
封蜡原本是一种美化和保护玉石的工艺,将玉石放入蜡中高温高压使其沁入,虽然刚做完时颜值飙升,但等蜡质慢慢挥发,料子内部的问题全暴露了——高温伤玉质,工业蜡损结构,最终全是不可逆的伤害。
怎么尽量避免返碱?
01 首选老熟料!
老沁料、老熟料结构更稳、密度更高,经得起时间考验。虽然价格偏高,但省心、省事,长远看更值得。
02 盘玉要讲究!
别再用汗手了!别蹭脸了!咱们干净手盘、定期用纯净水稍稍补水,慢工出细活儿。要是没那个耐心…咱就去盘橄榄核,籽料可不兴瞎折腾啊!
万一已经返碱了,还能救吗?
说实话,完全恢复如初很难,但可以改善:
1.用清水洗净,纯净水浸泡2~3天;
2.擦干后薄涂一层橄榄油,戴手套慢盘一周;
3.重复以上流程几次,返碱会逐渐减淡、范围缩小,至少能看得过去了。
最后还是忍不住唠叨一句:玩玉,玩的是心性,更是知识。不要盲目追求“速成”,真正的好料,值得你用心对待。
觉得御府君说得有道理?关注我,带你避开玩玉路上的每一个坑!
发布于:上海市倍选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