撒贝宁和陈好居然在地里干起了农活!这画面太有意思了。两人穿着朴素的衣服,在黄土高原的梯田里忙得不亦乐乎,割小米、摘苹果、扭秧歌,笑声传遍了田间。
他们在陕西米脂高西沟录制央视节目《山水间的家》。这地方是典型的黄土高原,梯田层层叠叠,金黄的小米长得正旺。撒贝宁和陈好一到这儿,直接脱下明星光环,换上普通衣服,跟着村民下地干活。陈好蹲在地上,麻利地收拾谷穗,手脚快得像干惯了农活的庄稼人,完全看不出她是那个光鲜亮丽的“万人迷”。撒贝宁也不甘示弱,跟着村民学割小米的技巧,嘴里还念叨着“稳准狠”,一边干活一边和陈好开玩笑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干完田里的活,两人又跑到果园摘苹果。果园里苹果红彤彤的,挂满枝头,看着就让人嘴馋。陈好一边摘一边跟村民聊天,学着怎么挑最甜的果子。撒贝宁则忙着把摘下的苹果装筐,干得满头大汗,还不忘插科打诨,现场气氛热闹得像过节。村民们都说,这俩人一点架子都没有,干活认真,嘴上还总带着笑。
除了田间地头的活,他们还去村里的集市逛了一圈。集市上热热闹闹,摆满了当地的米酒、面食和各种土特产。陈好尝了口米酒,笑说有点辣嗓子,但味道地道。撒贝宁更是吃得不亦乐乎,端着碗农家面条,边吃边夸:“这味道,城里可吃不到!”他还拉着陈好一起跟村民学做面食,手忙脚乱的样子让旁边的摊主都忍不住乐了。
最热闹的场面,是他们在村里扭起了米脂秧歌。秧歌是当地人庆祝丰收的传统节目,锣鼓一响,气氛就热烈起来。陈好跟着节奏摆动身子,动作虽然有点生疏,但笑得特别开心。撒贝宁更是个“显眼包”,跳得满场跑,活力满满,嗓门大到隔着田都能听见。村民们看得直鼓掌,说这俩人真是“接地气到家了”。
这场活动不只是干活那么简单。米脂高西沟的梯田和果园,背后是村民们世世代代的努力。黄土高原的土地并不肥沃,种出小米和苹果全靠精心的管理和坚持。节目组数据显示,当地农民一年能收成小米上千吨,苹果更是远销全国。撒贝宁和陈好体验的这些农活,其实是想让大家看到农村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。
陈好在节目里说,她小时候在老家也见过类似的田间景象,这次干活让她想起小时候跟着爸妈下地的日子。撒贝宁也感叹,城里人平时吃着粮食水果,很难想象背后有多辛苦。这话听着简单,却戳中了不少人的心。谁家还没个在农村的亲戚?谁还没听长辈讲过种地的故事?他们的体验,像是在帮大家重温那种朴实的日子。
这节目还有个特别的地方,就是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化。米脂高西沟不只是个小村庄,它还是生态保护的示范点。过去这里水土流失严重,村民种地收成少。现在通过梯田改造和科学种植,村里不仅粮食产量上去了,还发展起了果园和旅游业。撒贝宁在节目里提到,村里的年轻人现在都愿意回来干活,因为种地也能挣钱,还能过上好日子。这不就是咱们国家这些年发展的缩影吗?
网友们看完节目都炸开了锅。有人说:“陈好干活那么利索,感觉她能直接去当农民了!”还有人夸撒贝宁:“这家伙在哪儿都能把气氛搞热,干农活都能干出综艺感!”大家喜欢的不只是他们的表现,还有那种真诚劲儿。没架子,肯吃苦,还能把快乐传给别人,这样的明星谁不喜欢?
说到底,这节目火起来,不只是因为撒贝宁和陈好的表现,更是因为它让大家看到了农村的魅力。城里人忙着工作,平时哪有机会下地干活?通过镜头看到金黄的梯田、红彤彤的苹果,还有村民们满足的笑脸,谁能不觉得心里暖洋洋的?更别提咱们国家这些年让农村越变越好,种地不再是苦差事,而是能带着自豪感的事业。
这事儿看着简单,却让人越想越有滋味。撒贝宁和陈好在田间地头的笑声,像是在提醒大家:生活不只有城市的快节奏,还有乡间的慢时光。你说,这么接地气的节目,是不是值得再多看几期?你有没有被这样的画面戳中,想去农村体验一把?
倍选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